首页

女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4 08:14:29 作者:美国商场货架一线观察:关税冲击下的民众“物价焦虑” 浏览量:89232

  液冷超充、语音控车等技术亮相北京车展

  创新科技“上车” 美好出行“加速”

  【科技助力新消费】

  ◎本报记者 都 芃

  编者按 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4月25日至5月4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车展以“新时代·新汽车”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最新汽车芯片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AI智能系统等。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车展现场,带您领略这场汽车界“饕餮盛宴”。

  智能辅助驾驶、液冷超充、语音控车……在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各种汽车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功能不断涌现。汽车告别单一交通出行工具属性,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伙伴。

  智能辅助下驾驶更轻松

  要说本届车展上的“热词”,智能辅助驾驶一定名列前茅。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智能辅助驾驶逐渐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功能。

  业界通常将智能辅助驾驶称为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针对不同行驶场景,它可被细分为城市NOA、高速NOA等,其中消费者使用最频繁的是城市NOA。开启城市NOA后,驾驶员只需设定好目的地,车辆就可自动变换车道、超车,大大减轻了驾驶员负担。

  在本届车展上,相关品牌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配备有NOA功能的车辆一般会在车身安装多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环境感知摄像头等。它们可实时监测车辆周围路况,采集多种数据,获取实时车速、前车距离等信息。这些数据会被发送至车辆数据处理单元和决策单元,经过处理后,辅助实时规划行驶路径,帮助驾驶员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提高行车便利性和安全性。

  如今,城市NOA功能不断优化。部分车型上的城市NOA还能进行自动泊车、智能跟车,以更好适应城市道路环境和交通状况。

  不过,由于城市路况复杂,非机动车、行人都可能出现在机动车道上。此外,车辆加塞、大型车辆变道等情况增加了交通事故风险。这些都给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驾驶员在使用该功能时应保持足够警惕,及时接管车辆,确保行驶安全。

  大模型打造车内智慧空间

  AI大模型从去年火到今年,是本届车展焦点之一。随着车企愈加注重打造车内智慧空间,大模型“上车”成为当下汽车业发展趋势。

  在本届车展,有参观者试乘了一辆发布不久、加装AI大模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上车后,她一口气对智能车机发出了“降低车窗”“打开空调”“左侧后视镜向里一点”等指令。话音刚落,智能车机便“指挥”车辆快速响应,完成相关指令。该车型支持五音区语音交互,乘客即使坐在后排中间位置,指令也能被精准接收。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连接手机等智能设备,该车型用户可在家中进行语音远程备车。相关品牌负责人介绍,到了冬天,用户可在家中用手机一句话开启车内空调、给座椅加热。用户不仅能远程控制车辆,还可在车中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设备,如用户在车内可随时调用家中摄像头。通过设置地理围栏,当汽车接近小区时,智能家居中的“回家”场景自动激活,灯光、窗帘、空调便会作出响应。

  AI大模型“上车”给驾驶带来了更多便利和趣味。在同样搭载AI大模型的另一车型上,驾驶员可直接与智能车机对话,询问与目的地的距离、沿途交通拥堵情况、目的地附近“高赞”餐厅等,仿佛一位智能管家坐在车上一般。

  “以前进行语音识别,需要将数据上传云端解析,再回传到车端。现在语音识别是离线的,反应快,哪怕没网也不影响。”相关品牌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AI大模型在云端和车端协同工作。云端AI大模型参数规模大、算力强,可完成大量数据标注、数据融合任务,降低运算成本和错误率。车端AI大模型参数量较小,不联网也有算力,节省车端计算推理时间。即使云端与车端通信有时延,也能确保行驶安全。

  新设计让上车如同回家一般

  除了在智能化上下功夫,舒适也是当下许多车型的主打卖点之一。让乘客上车就像回家,是许多车企希望能带给消费者的体验。

  例如,车内空间相对狭小,想让它显得更宽敞明亮,许多车型在设计时往往会采用大面积玻璃天幕。与此同时,为解决玻璃防晒隔热难题,车企采取了多种手段。

  在本届车展上,针对夏天玻璃升温快问题,部分车型采用了镀银玻璃。镀银玻璃是指玻璃表面十余层膜中,有2层或3层含银化合物。镀银玻璃会反射大多数紫外线、红外线,只让部分可见光照射到车内,最多可使车内温度降低10摄氏度。

  除了镀银玻璃,还有一种玻璃可更智能地隔绝紫外线、红外线,它就是智能调光玻璃。它主要分为雾化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两种,可借助电能改变玻璃颜色或透明度,实现防晒隔热。

  在本届车展,记者还看到,许多此前豪华车型才配备的座椅按摩功能,如今已经十分普及,被广泛应用在多款中端车型中,大幅提升驾驶舒适性。

  座椅按摩功能是通过座椅内气动装置,为乘坐者按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振荡器控制座椅内多个气压腔,使座椅面随压力变化运动。

  与之相似的还有座椅通风功能。夏季乘员身体与座椅亲密接触后,接触部分由于空气不流通,汗液不易排出,影响乘车舒适度。座椅通风功能借助座椅中独立通风循环系统,源源不断将新鲜空气从座椅坐垫与靠背上的小孔吹出,防止乘员身体与座椅接触部位积汗。

  液冷超充缓解补能焦虑

  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效率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本届车展上,多家汽车、电池、充电设备厂商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能“痛点”,发布了多个高效补能方案,努力打消消费者顾虑。

  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是如今许多新能源车型选择的快充方案。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要提升充电功率,方法无非两种,要么提升电流,要么提高电压。相关厂商通常双管齐下,二者同步提升。不过,增加电流会让快充系统大幅升温,增加车辆热失控风险。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车型搭载的是400伏特充电平台,若想实现400千瓦充电功率,电流就要增至1000安,传输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如果散热系统没有跟上,就可能会导致热失控。因此,电流必须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时要提升充电功率,增大电压成唯一选择。目前,搭载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的车辆,最高充电功率可达400千瓦,半小时内可充至少80%电量,大大提高补能效率。

  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超高的补能效率离不开充电桩的配合。为适配800伏特高压快充系统,各厂商拿出了不同的充电桩方案。

  在本届车展某品牌展台上,记者看到,除了展示自家最新车型,企业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液冷超充是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一个液体循环通道,通道内加入用于散热的冷却液,通过推动冷却液循环,不断把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出,以实现更大充电功率。采用这一设计的充电桩,充电枪更轻、导线更细,消费者可轻松拿起,提升了充电体验。

  相关厂商负责人介绍,目前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千瓦,最大电流600安,适配电压在200伏特至1000伏特范围内的所有充电平台,最快仅用15分钟至20分钟便可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科技日报)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特别推出“双十一亦庄半马消费季”全民消费券,精准覆盖餐饮、购物等多元日常消费场景,全方位展现经开区繁荣的商业生态,让广大市民更好地参与并体验赛事氛围,也进一步感受北京亦庄的科技活力、人文魅力。其中,半马选手在领取参赛包时,就可以得到三张马拉松跑者专属消费券。

京东被曝10亿现金扶持布局短视频领域

2023年5月7日,车主卢先生在河南奥吉通奥霖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郑州奥吉通林肯中心,以下简称“4S店”)购买了一辆价格达110万元的林肯领航员。但卢先生表示,车辆买完了就一直出现问题,包括座椅受损、发动机故障以及车辆辅助驾驶功能误报提示等。他指出,从购车出现问题以来,多次给林肯全国客服投诉反映,投诉电话打了有200多次,但未得到林肯厂家及河南奥吉通林肯4S店的解决。同时,卢先生认为,4S店最初承认车辆有问题,但后续又不承认产品存在问题,有欺瞒消费者的行为。

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谈所谓“中国产能过剩”: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测算、多方听取意见,于2023年8月31日印发《自治区医保局关于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率先对现行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重新规范整合并制定了价格,共规范整合12个主项目及3个子项目,废止原24个涉及辅助生殖的专科项目。规范后的辅助生殖项目及其价格一目了然,让民众对治疗费用有了预期,接受治疗的时候心里更踏实。

湖南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疆和田11月1日电 (陶拴科)1日上午,记者走进新疆和田学院看到,校园风景如画,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整个校园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碳”路先行|共享科技成果 山西太原借“数字丝路”论坛扩大对外开放

“从最初在义乌做化妆品批发生意,到创办国产化妆品品牌,再到珀莱雅在A股上市,我们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化妆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军呈表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